您的位置:首頁 > 工傷律師 > 工傷申請 > 正文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工作過程中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作者:admin 瀏覽 發布時間 2022-12-03 09:46:39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  
在工作過程中死亡,  
能認定為工傷嗎?  
該如何處理?  
下面看一則海陽法院的案例:  
基本案情  
1 、2018年6月,61歲的趙某入職原告A公司工作。2020年12月,趙某在單位大棚區域平整地面的過程中突然暈倒,醫生到場后確認其已死亡。市人社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認定趙某所受傷害系因工負傷。  
用人單位A公司不服該工傷認定決定書,于2021年7月向海陽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稱被告市人社局在未查明原告與死者趙某之間的法律關系的前提下,即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死者趙某入職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無法辦理社會保險繳納手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趙某不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其與自身簽訂的勞務協議不構成勞動關系,因此趙某在工作中猝死不能被認定為工傷。  
被告市人社局主張,趙某系海陽市某村村民,并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超過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復》[(2010)行他字第10號],趙某的情形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第三人趙某1訴稱,該工傷認定系由原告申請,申請時原告也認為死者趙某是工傷。被告市人社局認定趙某的工傷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請求法院予以維持。  
案件查明  
經查明,死者趙某,系A公司員工,與第三人趙某1系父女關系。趙某于2018年6月與A公司簽訂勞務協議。2020年12月16日趙某在單位大棚區域平整地面的過程中突然暈倒,醫生到場后確認其已死亡,診斷證明其為猝死。2020年12月20日A公司、第三人趙某1向市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期間,市人社局向A公司下達工傷認定申請補正告知書,并受理A公司的工傷認定申請。此后,市人社局依法向A公司下達舉證通知書,最終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  
法院審理  
3、海陽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焦點為死者趙某與原告A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及其死亡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死者趙某與原告簽訂勞務協議、考勤上班并按時領取工資,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應當適用勞動法。且法律未禁止使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原告主張無法為趙某繳納社會保險費且趙某入職時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不影響原告與趙某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針對下級法院的請示作出的法律適用方面的答復,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本案中,趙某系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其所受傷害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進行認定。海陽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A公司的訴訟請求。原告A公司不服,在法定期限內向煙臺中院上訴。煙臺中院經審理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雖然使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存在增加用人單位用工風險的可能性,但如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很多達到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仍然奮斗在崗位上,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對于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后繼續在用人單位工作,但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用工問題,既要保障此類勞動者合法的就業權利和享受社會保障的權利,也要考慮用人單位的用工風險。  
對于明知勞動者在入職時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仍與其簽約的,或者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仍與其續約的,應當認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存在,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來源:山東高法

法律咨詢電話

150-1402-4650

律師在線
律師介紹 電話咨詢

微信咨詢 ×

長按二維碼加律師為好友
理论电影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视频网站,超碰caoporen97人人做,国产调教专区在线观看